評測 | DALI EPIKORE 3 書架喇叭
【全文節錄自「Headfonia.com」】
原文網址 : https://www.headfonia.com/dali-epikore-3-review/
Disclaimer: DALI provided the Epikore 3 speaker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Epikore stands for this review. Headfonia and DALI are in no way related.
DALI
丹麥音響工業(Danish Audiophile Loudspeaker Industries),如其名所示,是一家來自丹麥的揚聲器公司。1980年,Peter Lyngdorf 在斯堪地那維亞創立了 HiFi Klubben,這是一個遍及丹麥、挪威和瑞典的經銷商聯盟。HiFi Klubben 創立三年後,Peter Lyngdorf 推出了 DALI,以滿足發燒友社群對高性價比揚聲器的需求。
DALI 剛成立不久,他們的 DALI 2 型號就成為丹麥最受歡迎的揚聲器。由於市場需求旺盛,DALI 不得不將生產設施從 Lyngdorf 的家中遷至丹麥 Norager 的一座更大的工廠。自那時起,該工廠經歷了多次擴建。在歷史發展中,DALI 推出了多項創新。他們於1990年率先推出採用混合高音設計的揚聲器,將磁靜態高音與傳統高音結合在一起。他們不僅在單體設計上有所突破,還研發了自家的音箱材料配方及專用的木螺絲。
自2011年起,DALI 開始自製分音器,並使用一種特殊的材料混合物——SMC(Soft Magnetic Compound,柔性磁性複合材料)覆蓋其分音器。據稱這種材料能有效減少干擾與失真,提升音效表現。SMC 是一種塗層顆粒材料,具備極高的磁導率與極低的電導率,可被模塑成 DALI 所需的任意形狀或形態,並可應用於許多不同的表面,例如驅動單體的磁鐵。SMC 的應用不僅提升了單體性能,還進一步降低了失真。DALI 的全體成員也對其經典且優雅的設計深感自豪,這種設計風格貫穿於整個產品系列之中。
今天,我們將一起看看他們最新的書架喇叭!
DALI EPIKORE 3
EPIKORE 3 是一款三音路書架式揚聲器,採用了 7 吋紙漿與木纖維混合材質的低音/中音單體,以及 35mm 軟球頂高音與 10x55mm 平面磁性高音的混合高音設計。DALI 過去曾在多款揚聲器中使用這種混合高音技術。
這款 7 吋低音/中音單體是全新設計,搭載一顆特大且高效能的磁鐵,結合了 DALI 的 SMC 技術。此外,EPIKORE 3 採用了來自 KORE 揚聲器的 EVO-K 混合高音組合。雙高音由鈮磁體馬達系統驅動,據說能在任意音量下提供晶瑩剔透的高音。其額定最大聲壓級為 108dB,根據 DALI 的技術規範,EPIKORE 3 的標稱阻抗為 6 歐姆,靈敏度為 85dB。相較於其他座架式揚聲器,它的驅動效率稍低。DALI 建議為 EPIKORE 3 配備功率在 40 到 250 瓦之間的放大器。分頻點設置在 2,800 Hz 與 12,500 Hz。
EPIKORE 3 提供三種飾面選擇:鋼琴黑(如圖所示)、胡桃木和栗紅色。每對 EPIKORE 都由丹麥工匠手工打造,並可通過 DALI 的全球經銷商網絡購買。專屬的喇叭架僅提供黑色。我特別喜歡這款支架,不僅為 EPIKORE 3 量身訂製,還在頂板上添加了防滑墊設計。這是我以往在其他支架中一直缺少的細節,DALI 的貼心設計讓人感到滿意。
製造品質
DALI 的製造品質從未令我失望,EPIKORE 3 當然也不例外。這款揚聲器工藝精湛,結構無可挑剔。雖然它比一般書架式揚聲器稍大,但這是因為其採用了三個獨立單體設計所致。EPIKORE 3 的設計風格相當獨特,說實話,它的外觀頗具未來感。我的未婚妻形容它像太空船,我可以理解她的看法。
揚聲器背面設有兩對無橋接的接線柱,DALI 隨附了橋接線於配件中,當然您也可以使用自己的跳線。如果您有香蕉插頭、叉型插頭或裸線,接線柱皆能輕鬆支援。接線柱上方則是低音反射孔,但它並非完全向後,而是向上傾斜,這是 DALI 所謂的「連續漸擴式低音反射孔」。EPIKORE 3 的包裝內附有一對磁吸式揚聲器網罩,以及操作手冊與跳線。
唯一的小問題在於其高光鋼琴烤漆表面,幾乎無法拍攝出沒有反光的照片。不過,對於不需要為出版物拍照的人來說,這並不構成困擾。
聲音表現
在過去幾周,我將 EPIKORE 3 安置於我的客廳立體聲系統中。它連接到我的 PS Audio M700 單聲道放大器,由 HoloAudio Serene KTE 前級放大器輸入信號,數位/串流則由 Chord Electronics Hugo TT2 與 Eversolo DMP-A8 處理。所有設備均通過 Audioquest PowerQuest 707 電源調節器供電。
EPIKORE 3 是一款極具豐富感與自然表現力的揚聲器,能完美呈現現實感與微細節。低音具有真實感與厚重感,中音溫暖且充滿情感,高音細膩而柔和。它適合各種類型的音樂,常常讓我在聆聽自己喜愛的專輯時不禁露出笑容。EPIKORE 3 的低音表現強而有力、快速且極為精準,擁有出色的厚度與重量感。它能深入低頻範圍,提供權威且解析力極高的低音表現。在技術層面上,低音的重現堪稱完美,既飽滿又真實,沒有偏重任何特定頻段,展現出自然的音場。
在多次聆聽過程中,EPIKORE 3 常讓我驚嘆不已。早在測試初期,我播放了 Kraftwerk 的 《Geiger Counter / Radioactivity》(來自其 3D Catalogue 專輯),這首歌的表現堪稱「起雞皮疙瘩的領域」。低音快速、緊湊且聲場宏大。去年我有幸在維也納美泉宮前親眼目睹 Kraftwerk 的現場演出,而 EPIKORE 3 的表現彷彿將我帶回了那場魔幻的音樂會。我的鄰居大概也很開心看到我隨著這首歌在家中翩翩起舞。
低頻樂器展現出極佳的質感與厚實感。弦樂細節再現得十分出色,彷彿能在錄音中聽到弦線的振動。其中一個完美例子是 Brandt Brauer Frick 的《Mi Corazon》。低音音符的密度、厚實感與優異的重量感令人印象深刻,同時兼具解析力與細節表現。EPIKORE 3 能夠如此完美呈現,總是讓人讚嘆不已。
DALI 在低音到中低音區域輸出豐富而飽滿的聲音,使男性低音人聲和低音鍵盤合成器擁有完美的形狀與厚度。中低頻聽起來濃密、沉穩且具有重量感。然而,我從未感覺這些聲音過於厚重或暗沉。像 Frank Zappa 或 Leonard Cohen 這類低音歌手的聲音,展現出令人信服的豐厚質感和情感共鳴。
整體而言,中頻真實自然,帶有溫暖的音色,同時保持透明度與細節,避免壓縮感。樂器聽起來有機且柔和,DALI 以情感與宏大的形態捕捉了這些聲音。聲音充滿整個空間,具有完美的分層與精確定位。每件樂器的表現都極具存在感,並且擁有自然的重量感。
像 Kishi Bashi 的《I Am the Antichrist to You》這類曲目,以充滿情感的空間感與完美的結構展現出來。每個層次都分離得精準無比,而人聲則顯得宏大而豐潤,聆聽起來純粹是種享受。另一個很好的例子是 GusGus 的《Polyesterday》或 Apparat 的《A Violent Sky》。尤其是前者,成為我播放清單中的重複播放曲目。
女性人聲展現出一種通透且充滿情感的特質,始終保持卓越的豐富性與細膩感。整個中頻區域如此豐滿而柔美,幾乎讓人垂涎。
在我看來,EPIKORE 3 的技術能力更是令人驚艷。它能以極為精細的成像與分離度呈現出卓越的音效畫面。EPIKORE 創造出廣闊的音場,彷彿音樂家出現在你面前的全息場景中。音場寬廣且深邃,營造出大型的音樂場館效果,音場高度更是非凡,讓 EPIKORE 3 的音樂場景更顯宏大。樂器的定位極為精準,左右分布井然有序。即使面對複雜的音樂場景,EPIKORE 3 依然能輕鬆掌控,從容地展現音樂。
DALI EPIKORE 3 的音場和音樂編排聽起來非常精緻,具有出色的動態範圍以及背景與音樂家之間令人驚豔的對比。例如,在 Beat Connection 的《Another Go Round》中,每個樂器都被完美地突出並分離。管弦樂或大樂隊的演奏同樣有著極佳的表現。
DALI 的高音表現延伸至高頻區域,既柔和又細膩,同時保有精準性、快速性與活力。EPIKORE 的高音水晶般清晰,細節豐富且絲滑。高音弦樂器和聲音的表現從未顯得刺耳,聲音中完全沒有齒音,並且不會因高頻而變得刺耳或具侵略性。相反,EPIKORE 3 的高音端極為細膩豐富,如 Chemical Brothers 的《Sunshine Underground》、Kishi Bashi 的《Manchester》或 Pink Floyd 的《Time》中所展現。
Comparisons 比較分析
在這一部分,我們將重點討論 DALI EPIKORE 3 與目前市場上其他揚聲器的比較。然而,由於我只能將其與當前手頭擁有的揚聲器進行比較,這一章節希望能讓您更好地了解這些揚聲器的音質。
EPIKORE 3 將與其較小的兄弟系列——RUBIKORE 2、KEF R3 Meta 和 Radiant Acoustics Clarity 6.2 進行較量。這些揚聲器的價格都遠低於 EPIKORE 3。在進行比較時,只有改變揚聲器。
DALI RUBIKORE 2
RUBIKORE 和 EPIKORE 在聲音特性上有許多相似之處,都展現了 DALI 家族的經典聲音風格。然而,EPIKORE 進一步將這種特色提升到新的高度。EPIKORE 的低頻表現更深沉且具衝擊力,尤其是在次低音範圍中展現出雷霆般的震撼力。相比之下,RUBIKORE 的低頻稍顯輕盈與鬆散,而 EPIKORE 則提供更飽滿、更具分量感的低頻表現。
兩款揚聲器在中頻方面都展現了豐富且自然的特質,但 EPIKORE 在細節呈現與解析力上更勝一籌。樂器的層次感更高,分離度尤其清晰。EPIKORE 3 創造出更宏大的音場,並帶來更能充滿房間的情感與聲音存在感。它不僅在精準度和動態表現上優於 RUBIKORE,還提供了更細膩的樂器分離與成像效果,帶來令人驚艷的聆聽體驗。
在高頻表現上,EPIKORE 與 RUBIKORE 之間存在顯著差異。由於 EPIKORE 3 配備了額外的平面高音單體,其高頻延伸性與清晰度更佳,推動更多空氣感至低頻範圍。相較之下,RUBIKORE 的高頻呈現更快地收斂,並因此展現出較暗的音調。
總體來看,RUBIKORE 2 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揚聲器,但對於追求更極致聲音體驗的使用者來說,EPIKORE 3 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KEF R3 Meta
與 EPIKORE 3 一樣,KEF R3 Meta 採用了三音路設計,但其分別配備了獨立的低音、中音和高音單體,而 EPIKORE 3 則使用混合高音設計。
R3 Meta 的低頻更為緊湊有力,而 EPIKORE 3 則在次低音範圍表現更深邃且具身形感,並帶來更宏大的低頻呈現。雖然 KEF 的表現快速、充滿活力且動態十足,EPIKORE 的低頻聽起來更自然、濃郁,且在解析度與細膩度上更勝一籌。
在中頻上,DALI 的聲音表現更為豐滿、溫暖且自然,而 KEF 則傾向透明和分析性風格。EPIKORE 不僅能更生動地還原樂器,還能凸顯其輪廓,讓聲音更具真實感。兩者都能營造出充滿房間的聲樂存在感,但 EPIKORE 的聲音表現更為飽滿且情感動人。
高頻部分,EPIKORE 3 的延伸性更好,帶來清晰而柔和的音質。相比之下,KEF 的高頻偏亮且帶有金屬質感,需要稍微調整擺位以減輕刺耳感,而 EPIKORE 則無此問題,呈現出更快、更銳利但也更易於接受的高頻表現。
Radiant Acoustics Clarity 6.2
Radiant Acoustics 是 Peter Lyngdorf 的新作,Clarity 6.2 是其首款書架式揚聲器,僅透過直銷方式販售。這款兩音路揚聲器搭載 Purifi 的中/低音單體與 DALI 自家設計的 AMT 高音單體。
EPIKORE 3 的聲音更為飽滿且情感豐富,與 Clarity 6.2 在溫暖度和情感表現上拉開差距。雖然 Clarity 6.2 低頻表現強勁,類似 KEF R3 Meta,但 EPIKORE 在低頻的深度、精準度與動態範疇中更勝一籌。
在聲樂表現上,Clarity 6.2 的人聲稍顯壓縮,而 EPIKORE 3 的人聲則更為宏大、飽滿,情感表現更高。在解析力和成像上,Clarity 6.2 的表現十分優秀,足以與 EPIKORE 一較高下。然而,EPIKORE 在微細節處理、樂器分離與定位上仍略勝一籌,並在音場規模(特別是深度與高度)上具有優勢。
EPIKORE 的中頻音調更為豐富、溫暖且音樂性強,而 Clarity 6.2 則展現出更具動態的聲音特性。總體而言,兩者各有特長,但若以純粹的聆聽享受和興奮感而言,EPIKORE 3 更能滿足需求。例如,EPIKORE 能以真實感將我帶回 2024 年 7 月的 Kraftwerk 音樂會,這是 Clarity 無法完全達到的。
EPIKORE 創造的聲音彷彿有一種迎面而來、包裹住你的效果,並以更為震撼的物理存在感將音樂呈現得更宏大、飽滿。
Conclusion 結論
EPIKORE 3 是我聽過最出色的書架式揚聲器之一。它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卓越,尤其是在真實感與濃郁的中頻音色上,讓我得以徹底享受音樂之美。我尚未發現有任何一種音樂類型是 EPIKORE 無法駕馭的。憑藉其多功能性和令人印象深刻的音質,只要您的預算允許,我強烈推薦這款揚聲器。
在過去的幾周裡,EPIKORE 3 在各方面的表現都令人驚豔。它自然、豐富且溫暖的聲音,能為音樂注入生命力,讓您沉浸其中,放鬆身心。這種感受就像坐在海灘上欣賞日落,不禁露出笑容,靜靜享受其中。
DALI 的 EPIKORE 3 是小體積揚聲器中完美音質的典範,其卓越的設計與品質值得被肯定。對我而言,EPIKORE 3 是一件藝術品,無論是聲音還是製作工藝都無可挑剔。雖然它的價格不低,但 EPIKORE 3 絕對物超所值,是我有幸聆聽過的最佳書架式喇叭之一。
EPIKORE 3 是一款跨時代的喇叭,對於尋求旗艦級書架喇叭的愛好者來說,絕對值得納入候選清單。它是一款值得推薦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