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tM sMS-2000 網路伺服器 | 日本 Stereo Sound 評測
【全文節錄自「Stereo Sound」】
在 SOtM 的網路伺服器「sMS-2000」上,聽到了精緻、細膩,同時又帶有溫暖感的聲音!
這是一部由電腦與音響專業人士共同打造的「大人的作品」。
2025-06-28
傅信幸
你體驗過所謂的「PC音響」播放方式嗎?
由於現在的 D/A 轉換器配備了 USB 輸入端子,可以直接將筆記型電腦透過 USB 輸出連接到 D/A 轉換器,音源就儲存在筆電內建的儲存裝置中。這些音源可能是從 CD 擷取(ripping)下來的,也可能是在如 e-onkyo(現為 Qobuz)或 mora 等網站上下載購買的高解析音源——這些音源的規格甚至超越了 CD。播放時會透過 JRiver Media Center、JPLAY、Audirvana Plus 等音樂播放軟體來進行……沒錯,這就是所謂的「PC 音響」。
網路音樂伺服器:SOtM
產品介紹:
sMS-2000 是由 SOtM 運用自家高音質 PC 元件打造的網路音樂伺服器。內建 4TB 儲存空間,採用 SOtM 獨家的 Eunhasu OS,可透過同一網路下的電腦或 Mac 使用瀏覽器介面進行設定操作。支援多種音樂播放軟體,包括 Roon、MPD、DLNA 等,這次採訪時使用的是 Roon 進行播放操作。
「sMS-2000PSMC」隨附的配件包括:時脈產生器「sCLK-OCX10」、時脈專用電源模組、時脈線。此外,也包含了用於 LAN/USB 擴充卡的電源模組。
產品共分為三個版本:
-
sMS-2000:網路伺服器本體(不含外接電源)
-
sMS-2000PS:搭配 LAN/USB 擴充卡專用電源模組與 DC Y 型電源線的版本
-
sMS-2000PSMC:在「PS」的基礎上再加上主時脈模組(含專用電源與時脈線)
所謂的「PC音響」大約在15年前開始興起,在將近10年前達到巔峰,當時特別是在美國非常盛行。參加美國的音響展時,你會發現許多音響品牌的展示房裡,CD播放器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筆記型電腦成為播放音樂的裝置。
然而,PC音響的音質卻一直不理想。畢竟電腦在設計時並沒有考慮到聲音品質的要求。再加上新型的數位介面在設計上完全沒有顧慮到音質,導致噪訊大量產生。
「PC音響」是一種以電腦作為音樂播放平台的入門方式,很多人應該都曾嘗試過(也有不少人至今仍在挑戰)。不過,即使透過移除多餘軟體、關閉背景程序等方式來優化,效果也只是杯水車薪。筆記型電腦的音質,依然無法令人滿意。
而在「PC音響」的另一邊,開始興起的則是「網路音響(Network Audio)」。
這股風潮的先驅,是來自蘇格蘭的 Linn Products 推出的 DS 系列產品。這些 DS 裝置沒有同軸(Coaxial)或 TOSLINK 光纖輸入端子(用於傳送 SPDIF 訊號),也不具備 USB 端子,因此它們並不是一般的 D/A 轉換器。輸入端子只有一個外觀像放大版電話線插孔的 RJ45,也就是專為網路連接而設計的設備
我們也進行了 sMS-2000 單機版的聆聽比較,並加入了外接主時鐘與 LAN/USB 擴充卡專用電源的版本進行對照。對於這樣的聲音差異,連傅先生(傅さん)也顯得十分驚訝。
我自己在家裡的音響室開始使用 Linn 的 DS 播放器時,最初其實並沒有太大感覺。原因是,我一直以來都是使用 Mac,而 Linn 的 DS 當時只支援 Windows;更重要的是,我根本沒有針對網路環境做任何聲音品質的對策。
從那之後,我就像蹣跚學步一般,一步步摸索網路播放環境中的音質優化;同時,網路播放機(Transport)本身也在不斷進化。
我從放棄用筆電播放音樂的「PC 音響」之後,專注在「網路音響」這條路上,已經有五年左右了。
以為只要把電腦的多餘程序砍掉就能變成適合音響的設備,那根本就是痴人說夢。只有那些真正了解電腦運作、同時也具備音響經驗與敏銳耳朵的專業人士,才能開發出真正優秀的電腦或網路播放機(Transport)——這一點,絕對無法靠普通玩家模仿。
沒錯,這次接觸並試聽 SOtM 的「sMS-2000」之後,我再次深刻體會到:專業的實力,果然無法取代。
sMS-2000 的背面端子配置
sMS-2000 的背面面板上,所有音訊訊號的輸出入皆以數位形式進行(如 USB 與 LAN 端子)。照片右側可見安裝了高階 USB 主機卡「tX-USBx10G」以及高階乙太網路卡「sNI-1G」。這些卡通常由 sMS-2000 主機本身供電,但若加裝專用外接電源,則可進一步改善音質。而在 sMS-2000PS 與 sMS-2000PSMC 等版本中,則已隨附了對應的電源模組。
我原本就知道 SOtM 有推出優秀的交換式網路集線器(sNH-10G),不僅支援光纖連接,還可搭配外接電源與 10MHz 的主時鐘(sCLK-OCX10)。從這些產品設計來看,很明顯背後是由對聲音與技術都非常了解的專業人士一手負責企劃與設計。
本來我以為 SOtM 是一家專做網路週邊設備的公司,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對於網路音樂轉盤(Network Transport)也投入了完整且高品質的產品開發。這是我從剛參加完德國慕尼黑舉辦的全球最大高級音響展、剛回國的日本代理商負責人那裡得知的。
SOtM 是一家於 2008 年創立的韓國公司,起初專門製作用於 PC 音響的零組件(如音響專用電腦的電路板)。在第 8~10 年左右開始,逐步轉向專注開發自有品牌 SOtM 的網路音響設備。SOtM 是 “Soul Of the Music” 的縮寫,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品牌名中的 “t” 是小寫的。創辦人兼現任負責人是一位 40 多歲的男性,帶領著大約 20 人的團隊。SOtM 的產品於 2016 年正式進入日本音響市場。
這次的採訪,是在傅先生的愛用音響系統中加入「sMS-2000PSMC」進行試聽。音源是儲存在 sMS-2000 內部儲存空間中的檔案,透過 USB 傳輸線傳送至 USB DAC,也就是 dCS 的「Rossini DAC」。
我前面提過,SOtM 最初是從製作音響用電腦的電路板起家。但在一般的 PC 音響中,大多只是拿筆電來充當播放器,透過關閉系統程序(process cut)來簡單處理音質問題。然而,也有少數極為熱衷的 PC 音響愛好者,會自行打造適合音響使用的專屬電腦——例如無風扇、靜音設計的機型,或是針對聲音表現特別調校的音響電腦。而 SOtM 所製作的,就是為這些用戶設計的高階 PC 音響專用零組件(如電路板)。也就是說,SOtM 精通如何將電腦徹底轉化為音響用途的工具——這正是他們身為專業廠商的實力體現。
這次推出的新產品「sMS-2000」,可以說是 SOtM 將過去約 10 年來的技術與經驗完整濃縮的網路音樂伺服器。它搭載一套基於 Linux 的作業系統,名為 Eunhasu OS(“Eunhasu” 是韓文的「銀河」之意)。主機板、時鐘模組、USB 主機卡與乙太網路卡等核心部件,全都是 SOtM 引以為傲的 Hi-End 音響等級零組件,電源設計亦採用獨特配置,重視聲音表現的極致追求。
此外,還有一個包含主時鐘(sCLK-OCX10)與 LAN/USB 卡專用外部電源的套裝版本——「sMS-2000PSMC」,這次試聽所使用的就是這一組合。實際播放時則是透過 Roon 進行控制與播放。
透過獨家的 Eunhasu OS,sMS-2000 的多種使用方式皆可靈活自訂
如本文所述,sMS-2000 不僅是一台可儲存音樂檔案的音樂伺服器,同時也支援多種音樂播放軟體的操作控制。它可搭配 Roon、Qobuz Connect、HQPlayer 等平台進行播放操作,並可透過 Eunhasu OS 進行 USB DAC 等輸出裝置的設定。
此外,sMS-2000 也可作為 Diretta 的 Server/Target 端使用,並可從 Roon 進行對應操作。關於這部分的介紹,我們將於近期為大家帶來更詳細的說明,敬請期待。
sMS-2000 展現出令人敬佩的聲音表現。
在音響界,總有各個時代象徵性的「歌姬」存在。如果要說現今的一位歌姬,那應該就是 Patricia Barber。她與爵士樂團合作的專輯《Clique》(352.8kHz/24bit),無論是她富有情感的唱腔,還是伴奏中濃烈的節奏感,都展現出強烈的音樂張力。而透過 sMS-2000 播放時,這些唱腔與節奏更顯得深邃、厚實。簡單來說,就是在中頻段感受到一種溫暖的膨脹感。
網路音響在追求音質的過程中,起初會著重在背景的寧靜度、細節的豐富性,這些是理所當然的。但某個時刻你會察覺到,那樣的聲音變得過於「音響化」——好像少了點人味,甚至帶有一絲冷感。從音響初學者一路走到被稱為「發燒友」、甚至是「內行老手」的過程中,多半都會經歷這樣的體會。而 sMS-2000 所呈現的「立派之音」,換句話說,就是一種屬於「大人」的聲音。
當你再進一步為系統加入主時鐘、專用電源,以及 USB/LAN 擴充卡用的外部電源,整體金額確實已踏入「發燒級玩家」的領域,但所換來的,是讓人深深著迷、無法自拔的音樂表現。
前端搭配的是 Jeff Rowland(傑夫・羅蘭)的前級「CRITERION」,後級則是「Model 304」,所驅動的喇叭是 B&W 傳奇級的「Nautilus」。
是的,讓我完全陶醉的,是來自挪威古典音樂專業製作公司 2L 發行的《MAGNIFICAT》(352.8kHz/24bit)。這張專輯錄製於挪威第三大城市的壯麗大教堂,是一部宗教音樂作品。編制包括以女高音為中心、15 位弦樂合奏、30 名女性合唱團員,以及鋼琴與管風琴,總共 47 位演出者。錄音採用了前方 3 支、後方 2 支的簡約拾音配置,完整捕捉了教堂內綿延不絕、回盪交錯的空間殘響,堪稱是一張聲音資訊極為豐富的經典錄音。
僅用 sMS-2000 單機播放,其音場殘響已展現出極為細緻綿長的層次;但當加入主時鐘與 USB/LAN 擴充卡的外部電源後,整體聲音表現更上一層樓!彷彿大教堂的天花板被拉得更高了一般,空氣中充滿了極其微小、細膩的音樂粒子在飄舞。這種立體、三維感極強的音場表現,真是令人折服。
透過這次的體驗,我真正理解到:SOtM 的 sMS-2000,正是一台由電腦音響與網路音樂領域的專業團隊,用「專業的知識」與「成熟的耳朵」打造出來的——屬於大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