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它,不玩黑膠,你會後悔 | VPI Player
【全文節錄自「音響論壇2018/5月號 第356期」】
來自美國的黑膠廠牌 VPI,一直是我看過、摸過、報導過不少次的對象,但是身為本刊編輯群中的黑膠玩家之一,卻一直到現在才是我第一次替 VPI 的產品作正式的評測報導,勢必要慎重對待!
霸氣外露的型號名稱
這次要介紹的 VPI Player 唱盤,字面上就叫做「Player」,透露出一種簡明中又帶點自傲的意味,它就是一部「唱盤」,有了它,你不必再猶豫其他的事。沒錯,Player 正是 VPI 家第一部「All in one」的黑膠唱盤作品,Player 內建了唱頭放大、配好了丹麥 Ortofon 2M red MM 唱頭。唱臂、唱頭、針壓出廠時就已經調好,看到唱盤基座上還有一個銀色大大的旋鈕?原來 Player 還附有耳擴與一組 3.5mm 耳機輸出,真的是超全面的搭載啊!難怪原廠敢直接稱之為「Player」。
研究過 VPI 產品線,Player 是屬於第二階的入門款式,最入門還有另一款 Cliffwood,比較簡化,沒有唱放與耳擴。但是從最入門的 Cliffwood 可以知道一件事,那就是 VPI 唱盤從初階一路到頂級,都是堅持在美國紐澤西州 Cliffwood 之廠房內生產旗下製品,絕對不會因為較便宜的售價,就將產線遷至人力成本較低的外地。最初級的 Cliffwood 唱盤是這樣,這個 Player 當然也是大大的印上 Made in USA 囉!
最大值的友善度
VPI Player 作為一部方便入門用家直接品嚐黑膠美味的一體式唱盤,需要調整和安裝的地方並不多,基本上拿出來就可以使用了。Ortofon 2M red MM 唱頭已經裝好調好,不具抗滑調整;用家只需要將皮帶繫在 pulley 與 platter 外圈上即可,透過 pulley 的內外圈凹槽,可以調整 33 與 45 兩種轉速。VPI Player 為標準的硬盤設計,播放前請注意唱盤水平之微調。電源輸入為標準的電源母插, 輸出為一對 RCA 端子與接地端子,用家未來可以自行升級這段線材,對聲音進行優化。本唱盤不能調整不過內建唱放,說明書內還有大大的警語告訴用家不要外接唱放,以免損壞後面的擴大機和喇叭,除非用家可以斷絕內建唱放的線路,但是說明書中並沒有指示該如何切斷內建唱放線路(機身上也無調整處)。不過作為入門盤,這個問題我認為不必太去費心,直接將 VPI Player 接上擴大機爽爽聽就對了。
VPI Player 雖然看似很多地方不需調整,對黑膠初心者超友善,但不代表它真的「不能調整」。看到其唱臂,其實是很精緻的,重鎚部分出廠時已經設定在與 Ortofon 2M red 相匹配的適當針壓值,若未來您更換唱頭(請注意!在無法切掉內建唱放線路的前提下,必須選擇 MM 唱頭),需要用六角扳手先鬆開重鎚,才能進行針壓的重新調校。
強大細節藏得滿滿
VPI Player 搭載的是一支自家的 9 吋支點臂,這隻唱臂更可能擁有「業界唯一」的設計!Player 的唱臂在水平軸承方面,採用的是與 platter 下方轉動軸承一樣的機構,也就是搭載了 Thompson Engineering 60 Rockwell 之軸承套,內部為石墨黃銅軸承,接觸點採用 PEEK 材質打造。Thompson Engineering 是一間總部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的精密工業大廠,舉凡航太、航海、軍事設備都有涉獵,其高精度製品當然值得信任。接觸點使用的 PEEK 材質,是一種堅硬耐用、質地光滑的塑料,可以讓摩擦力極低。在我研究過的所有唱盤之中,的確沒有看過直接把 platter 的軸承機構直接移植到唱臂者!這隻唱臂的唱臂輸出線採用由臂管上方開孔走出的設計方式,乍看之下讓人以為是單點臂,但推測是因為這隻唱臂下方內部採用上述軸承結構,所以不方便作由後方導出唱臂輸出的走線方式,所以才會看到和單點臂相同的走線設計。其採用自家的標準 4 pin 接點銜接於唱盤基座上;如此輸出線之走法,也可以避免從下方走線時,對唱臂產生不必要的牽引力,對整體唱臂性能優化也有助益。唱臂還有幾點值得關注,首先是其唱臂座採用頗紮實的金屬打造,與一般入門唱盤比起來就是高級許多,非常穩固且有質感。唱臂本身也可以調整 VTA,在唱臂座底部調整 VTA 的螺絲處,還另有一個接地點,可以作整部唱盤的接地處理,代表 VPI Player 也是有雙重接地的設計。看到臂管處,可以看到為兩截式設計,後段較粗,這樣的設計有兩個巧思,其一是在粗管與細管交接處,有螺絲可鬆開,就可以轉動前方連接唱頭的細管,可以執行 Azimuth 微調。另外,由於以不同管徑結合,也能對於唱臂整體諧振點之抵銷有所助益,讓振動影響更少。
在這部 VPI Player 中,我們居然可以看到兩組搭載 Thompson Engineering 60 Rockwell 軸承套之精密軸承結構,一組位於 platter 下、一組位於唱臂座中,真的一點都不馬虎。而 platter 是以整塊鋁打造的,重量很沉,不上皮帶空轉時,真的很難讓它停下來,證明慣性一級棒。
最後,VPI Player 的耳擴線路,據了解也是與 VPI 時常合作的夥伴 Grado 共同開發,貴為傳統耳機四大廠的 Grado。有他們參與,其耳擴模組當然也不是泛泛之輩。
強大音樂意境立馬呈現
這次連接的系統為 Cambridge CX6 綜合擴大機與 Amphion Argon3S 書架喇叭。先放一張 Pink Floyd「Endless River」專輯,我發現這套入門 VPI 唱盤所能再生的黑膠之聲真的是高水準!這張「Endless River」專輯之錄音效果非常棒,聆聽重點在於各部樂器的高分離度以及每件樂器的特殊質感是否能顯現,還有就是宛如外太空般的無邊際音場呈現。在由 Player 唱盤穩穩的播放下,這三項重點可說是馬上高分通過!在專輯第一軌一播放,就可以明顯聽到 Nick Mason 演繹的套鼓鼓聲可說是現場重現般的真實又立體;每一個鼓的落點都粒粒分明,而且鼓皮細微顫動的感觸都不含糊的被描繪出來。光從這個鼓的聲響,我就可以知道 Player 唱盤在細節再生這方面是非常優秀的。隨著「Endless River」專輯持續播放,編制越來越大、編曲越來越複雜,但是眼前這套系統所賦予的聽覺體驗,卻沒有呈現出初入門、或生澀之味,而是穩穩行進的高級感。「Endless River」這張專輯有個特殊之處,就是內中有很多近似多聲道系統才有的環繞感,這次我在其 LP 播放中,很明顯的感受到比 CD 版更強烈的那種環繞音場特色,很多聲效確實有繞過我的頭部,非常迷幻,我想這就是 Pink Floyd 想要做出的虛幻太空味,而黑膠更是最濃郁的源頭,但是要細細呈現出來並不容易,沒想到 VPI 最入門的一體式唱盤輕輕鬆鬆就讓我「漂浮了」!
精密結構成就出細節量
再換播有點前衛風格的 Jamie xx「In Colour」專輯,這是 45 轉的 3LP 套裝,雖然採用大量電子合成器,不過錄音、編曲、立體感都非常出色,加上 45 轉刻片細節相當多,馬上就來試試看。A 面兩軌一催下去,果然爽感馬上來!而且細節還真是比想像還多,這兩軌主要就是在低頻細節有非常豐富的含量,我幾乎可以聽到唱針在溝槽中摩擦時拾取到的每一下抖動,然後完整、顆粒感清晰、撼動力強的電子低頻完全不害羞的出來與我相見歡。這表現了幾個重點,其一是此唱盤本體很穩固,包括厚實的基座以及基座材質的選用,所以這些深邃低頻中的微觀層面,都能夠用顯微鏡一一檢視,不會含糊帶過。第二就是厚重的 platter 有著極佳的慣性、配合精密的軸承機構,讓轉動時超順暢,所以轉動時的底噪相當低,能夠讓溝槽中的所有資訊都能被唱針清楚的拾取到。最後雖然是 VPI 的入門款,不過還是搭載了相對精密的支軸臂,唱臂本身的結構在入門款來說,也是見得到諸多巧思;所能達成的精準度勢必較一般入門唱盤高出不少,訊號的完整度與細膩度,當然就是更往上加乘。
聽到 Player 唱盤的精準特性之後,再來播放大考驗電影「星際效應」原聲帶,直接聽 D 面「Tick-Tock」,這曲之中的電子低頻管風琴堆疊出的大場面低頻波濤,用 VPI Player 播放起來毫無懼色,在低頻質感、管風琴細節,與電子低頻音色上的分離度,都表現得有一定程度的發燒感;這種發燒感聽起來就是分離度夠高,並且因為細節夠多,所以音色完整度高,像是電子低頻和管風琴雙重進行時,就很容易分出它們的差異。另外在本輯最後一軌時,有比較緩慢進行的管風琴樂句,在這套黑膠系統上聽起來,有一種徐徐的、黏稠度高的空氣流通感,在黑膠唱片上聽起來特別有味,與數位訊源最大的不同就在這裡。同樣都是管風琴空氣流通感,但是黑膠聽起來就是有較高的密度,也有較為濃郁、舒緩又暖熱之風動感;甚至很多空氣摩擦管風琴金屬管壁的質地,都能夠被聽出,這就是類比的魔力!不!這是 VPI 入門唱盤就有超高量細節與音色完整度的大魔力才對!
耳機輸出值得一試
最後我當然也是要試驗一下 VPI Player 內建的耳機輸出功能,我使用的是 Sennheiser IE800 耳機,將耳機插入 Player 上的 3.5mm 輸出孔後,其原本的 RCA 類比輸出不會切斷,建議用家可以自行將擴大機聲音轉小或乾脆不要開擴大機,如此一來也方便用家在夜深人靜時,用耳機獨享黑膠美聲。播放「星際效應」原聲帶,首先發現 Player 的耳機輸出推力其實並不差,連接 IE800 轉到超過一半多一點的音量刻度即有足夠音壓可聆聽。基本上前述的高細節量以及黑膠特有的濃郁聽感,包括下潛極深邃的低頻、高動態對比、還有更完整的音質音色,都可以在耳機上面清楚感受到;並沒有太多音像被壓縮或是虛弱的地方,能夠讓我用很簡單的方式體驗 Player 唱盤帶來之最直接、最細微、強烈的黑膠好聲。
好盤帶您秒上天堂
VPI Player 黑膠唱盤,又是一部我認為一點都不像入門作的入門唱盤。它同時兼具了極高的使用便利性,但該可以微調的地方、該講究的細部用料與結構,都通通具備。有時候,初學者熟知很多黑膠系統的「不方便」之處後,會覺得「乾脆不要入坑」可能會比較清閒一點;但那是你還沒認識 VPI Player 時才會有的想法!這次深度解析 VPI Player 這部超強入門一體式唱盤後,我必定會改口說:只要有它在,不玩黑膠,那就真是太可惜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