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獨家的 PLINK 介面,將雜訊隔離做到極致 Playback Designs MPS-X
【全文節錄自「音響論壇2022/11月號 第410期」】下載PDF
如果您夠瞭解來自美國的 Playback Designs,就會知道他們家的產品,越是高階的器材,內部所講究的雜訊隔離就越是精確。因此即便在同一個機箱內,原廠也會利用金屬板,或者金屬外殼,來達到最好的隔離與屏蔽效果。但在 Playback Designs 的觀念裡,最理想的隔離效果,就是採用獨立機箱。而這也是 Playback Designs MPS-X 誕生的原因。
精美外型,賞心悅目
以目前原廠線上的串流 DAC,無論是旗艦的 Dream DAC,還是最新推出的 Edelwiess DAC,其實都可以讓用家選擇帶有 RJ45 網路端子的版本。但對於那些追求極致串流音質的用家,原廠不諱言的說,採用獨立的 MPS-X 數位流轉盤,才能真正解開 Playback Designs DAC 的解碼封印,展現該品牌最高的串流音質實力。
從外觀來看,MPS-X 同樣延續原廠獨特的金屬紋路,不僅採用厚實的鋁合金打造機殼,以純物理的方式來避免振動,前面板同樣以精準的 CNC 加工出優美的水波紋路,與其他 Playback Designs 器材配在一起,視覺效果就是賞心悅目。
MPS-X 在輸入端提供的數位端子相當豐富,包括 AES、USB、RJ45、 同軸、光纖,以及 PLINK In。其中 USB 可支援最高 PCM 384kHz、DSD 11.2。而 RJ45 則可支援目前最主流的串流音樂平台,例如 Tidal、Qobuz、 Deezer、NAS,以及 vTuner。在輸出端則提供三種,包括 AES、同軸,以及 PLINK,其中最值得探討,也是聲音效果最好的,就是走 PLINK。
走專屬 PLINK 介面
就設計來看,PLINK 看似一種光纖端子,但原廠強調,PLINK 並不是市面上一般的光纖,而是原廠特別研發用來連接自家產品的專屬介面,不僅可達到更高的音樂頻寬,時基誤差也更低,同時能支援所有原生的 PCM 與 DSD 音樂格式。事實上,Playback Designs 早在 15 年前就推出第一代 PLINK 介面,稱做 Classic,當時就已經可以支援到 DSD 5.6 MHz,並將它應用在 5 系列以及 IPS-3 身上。後來 PLINK 介面持續進化,在幾年後更新到 DSD 11.2,並將其稱做 Sonoma,這也是創辦人 Andreas Koch 最早設計用來處理 DSD 音訊格式的工作站名稱。由於 PLINK 採用原廠自訂規格打造,輸出與輸入端都必須要有同樣的協定才能運作,因此 PLINK 僅限定於連接 Playback Designs 自家器材。目前可用於 Classic、Sonoma、Edelweiss,以及Dream 系列產品上。
講究的雜訊濾除技術
在 MPS-X 內部,原廠不僅配置了最新的 PLINK 介面,內部也搭載了原廠先進的 PDFAS 時鐘技術。任何數位訊號進入機內,便會以這套專屬的時鐘進行音訊校正、緩衝,以及雜訊濾除,藉此大幅降低時基誤差。不僅如此,在所有 Playback Designs 訊源內部,其實也都備有各自的時鐘系統。也就是說,當您使用 MPS-X 作為數位流轉盤,在訊號進入 DAC 解碼之前,音樂訊號會被前端這套 PDFAS 時鐘系統預先優化過兩次,自然可以大幅提升串流的音質表現。
除此之外,在 MPS-X 內部一側,原廠配置了完整的電源供應,其中包括一只環形變壓器,配上嚴選的 8 顆 Nichicon 濾波電容,達到 80,000uF 的總電容量,整個供電系統,還用完整的金屬外殼做屏蔽,降低與線路之間的電氣干擾。而在關鍵的運算核心,則採用了 Xilinx FPGA 晶片,當數位訊號進入機內,就會以這套數位線路進行各類型的格式、取樣率轉換,講究的作法,與自家其他高階的 Playback Designs 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