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mester Ambience BA31 揚聲器 – 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
【全文節錄自「音響技術2017/3月號 第426期」】下載PDF
BA31型號內的B當然是指Burmester,而A是指Ambience,這個就是氣動式高音單體的意思,至於3就是指揚聲器正面有三個單體,而最後的1就是指揚聲器背後亦有一個單體。以上就是BA31的含義,所以當大家看到同廠揚聲器BA71,大家就明白這是Burmester氣動式揚聲器,前方有7個單體,後方有1個單體。
低音單體設置在揚聲器前方
Ambience是Burmester廠方這個BA系列揚聲器其中一個最大特點,而Ambience除了是代表氣動式高音單體(AMT,Air Motion Transfomer)之外,還指在揚聲器背後設置這枚氣動式高音單體,這是用來營造出更深厚和更廣闊音場,更有空氣感的設計技術,而這枚氣動式高音單體之下,設有一個旋鈕可以因應環境和個人口味來調校這枚高音的音量輸出大小。BA系列揚聲器與以往 Burmester揚聲器最大不同,就是把以往設置於揚聲器旁邊的低音單體,現在改為更多小口徑的低音單體,並安裝在揚聲器的前方,這樣相對揚聲器的擺位會相對容易,低頻量感會更容易發揮出來。
2.5路設計把低頻量感提升
Burmester BA31揚聲器佔地面積相當少,不過因為BA31的背面設有氣動式高音單體和低音反射孔,所以建議大家擺放BA31揚聲器離開後牆最少一呎或以上,這樣才能發揮這對揚聲器的優點。BA31是2.5路低音反射式設計,前後兩個氣動式高音單體是完全一樣,採用超輕物料作為振膜和超強磁力的釹磁鐵,中低音單體和低音單體同樣是6.5时的玻璃纖維紙盆,而中低音單體與高音單體的分頻點是3000Hz,在400Hz以下中低音單體和低音單體會同時工作,這是使到低音有更充足的量感。BA31每隻揚聲器重量為40.5kg,以這個體積的聲箱來看,BA31重量相當,最主要原因是整個聲箱以MDF打造之外,聲箱的前面板是一塊鋁合金造成,而這件鋁合金面板不只是裝飾之用,還能抑壓諧振,減低單體間的震動相互干擾,使到聲音更為清晰。另外,這塊鋁合金面板可以選擇銀色、青銅色和黑色等,聲箱兩側亦有光面白色,黑檀木和胡桃木等選擇。BA31的喇叭接線柱採用了兩款不同的款式,分別是WBT設計的Nextgen和Burmester一向採用的通用型號,而這些 Nextgen喇叭接線柱是連接跳線(Jumper),而在試聽期間也是用回原廠提供以Burmester喇叭線製成的跳線,盡量以原廠的設定來試聽,當然用家也可換入不同跳線來提升或調校個人喜歡的聲音,而喇叭線是接在這款通用型接線座上,這個接線座不是金碧輝煌的類型,這是相對實用型,導體接觸面積大,就是用手已經能夠把喇叭線收緊,而且蕉插喇叭線也合用。而原廠設置除了Bi-wire接駁外,還可以Bi-Amp方式連接BA31。
BA31在以往Burmester的優點上進一步提升
在未跟大家分享BA31的聲音特性前,我先分享一些我對Burmester揚聲器的經驗。我曾經使用過Burmester Rondo 995揚聲器一段時間,大約是在2003年期間,,之後亦聽過不少Burmester揚聲器,如B100、949、961、B50 等,而當中大多數也是用全套Burmester器材配合,當然用回一套同廠器材與揚聲器開聲是最穩妥的配搭,不過我也曾聽過用其他廠家的器材來推動Burmester揚聲器也有很出色的表現,特別配合一些低頻量感比較多一點的後級,因為以往Burmester揚聲器氣動式高音的能量相當之強,如果調校稍有差池會發覺聲音會偏向利邊,甚至人聲的唇齒聲有刺耳的感覺,相反當調得平衡,這種小提琴的變化,擦弦的力量也能聽得一清二楚。
以上是我概括性對以往Burmester揚聲器的聽感,這是偏向中、高頻,而這次細聽這對BA31後,就如我標題所指,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這對BA31前、後各一枚氣動式高音單體,當然高頻能保持過往的細緻度,而最使我驚喜是低頻的表現,BA31能夠發出強而有力的低頻能量,這種量感絕對不像是這對中小型座地揚聲器可以發出來,亦使我懷疑BA31內部會不會還有其他低音單體,可是細看下,並查閱了廠方說明,就是面前每邊兩隻6.5吋的單體,箱體內是沒有任何單體,BA31使我有這樣懷疑,大家可想而知這對BA31對低頻的處理是相當厲害,有點好像超越了物理限制。再配合 Audia Flight n°8 後級的優越控制力,真的愈爆愈有,愈有就愈爆,而且除了低頻量感亦不失條理。再配合BA31後面這枚氣動式高音單體,更能營造出很強的空間感和音場深度,而且亦播放出不可言傳的音樂氣氛。還有一點想指出,這對Burmester BA31今次沒有使用Burmester器材同樣相當靚聲,這證明BA31也可獨立使用。
靈氣活現
試聽Burmester揚聲器,當然要用回Burmester CD3試聽,第一首“A Time For Love”要播出Melissa Walker一股有靈氣的歌聲才算合格,經過一番調校後的BA31,在聆聽空間中好像消失了,一把有質感的女聲,就在一對揚聲器之間活現,而且有聽之不盡的細節,還有播放這首歌曲,如果揚聲器平衡度不夠,歌者背後的鋼琴會顯得較暗,相反在BA31播放下,鋼琴聲音鏗鏘悅耳,形態感相當好。跟著第二首小提琴與結他演奏Paganini奏鳴曲,兩件樂器一高一低相當明顯,小提琴的細微擦弦聲一向是Burmester揚聲器的強項,當然BA31亦沒有使人失望,表現出氣動式高音的優點,結他琴腔所產生的共鳴聲,透明感高,相當自然。之後跳到第七首,鄭明勳指揮的“天方夜譚”,這時開始發揮出BA31低頻的威力,這種爆棚兇湧的低頻,當合起雙眼來聆聽,真的估不到是這個體積的揚聲器所播放出來,仿佛有一股氣流把試音室籠罩住一般,真的未親身聽過,也不相信這對BA31可以有這樣的威力。
聽到以上效果,使我想起《Mission:Impossible》電影原聲大碟,這張大碟第三段“Red Handed”是我最喜歡用來測試器材對大動態音樂的處理能力,這首歌曲的演奏是用管弦樂,如果播出來好像電子音樂,這就證明揚聲器聲音太過硬朗。BA31播放下毫無硬質的感覺,弦樂組的聲音質感很好,而音樂在鋪排大爆棚前,這時也能帶動聽者情緒,開始緊張起來,當爆炸性這一聲來臨時,BA31 的反應速度相當之快,而且份量感十足,連身驅也好像有點被聲波振動著。就是以上的效果,驅使我要再重覆一次,估不到這樣的體積和單體的揚聲器也可發出這種浩瀚的聲音。
爆棚而不嘈吵
聽到以上為止,我已經完全相信這款BA31與以往Burmester的揚聲器有種全新的取向,而我相信這種取向,使到BA31更能適合大眾發燒友的口味,而且不一定要用回Burmester器材也能好好發揮。可是我還試多一個環節,雖然低音可以爆棚,不過不知道如果高頻一樣爆棚會否同樣出色,要測試這樣的表現,使我想起The O-zone Percussion Group這首“Jazz Variants”,這首音樂不單止是鼓聲,還有很多敲擊樂器,就如鋼片琴,如果揚聲器對高頻處理得不好,當大聲之下播放,一定難以忍受。在BA31播放下,首先使我留意到就是表現出錄音場地的空間感,除了各樣樂器前後有序之外,當聲波在空間中消散的感覺,亦能反映出來,而鋼片琴凌厲的敲擊聲,這種強勁的能量,沒有使我聽得不舒服,相反細節相當豐富,起落有致,琴音毫無混,另外,在大鼓的低頻襯托下,營造出一個熱鬧的場面,反而使我聽得緊張起來,而這種情緒是來自音樂的帶動。確實以上這段音樂難不到BA31,我認為這絕對適合在細環境,但又喜歡聽爆棚音樂的發燒友。
一對揚聲器除了官能上的刺激外,播放音樂也要有種令人想聽下去的感覺,這樣才算合格,因為爆棚音樂只是間中用來調劑一下,始終也是以聽柔揚音樂為主。因此,最後找了諏訪內晶子一張名為《The Best Of Suwanal》來聽聽,諏訪內晶子在1990年參加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大賽,並成為最年輕的勝出者,之後出版了多張專輯,而今次用來試聽這張是2008年推出的一張精選CD。此CD 第二段“Vocalise”可以聽出諏訪內晶子的深情演繹,在 BA31 播放下,首先清楚聽到細膩的小提琴琴音,真的可以聽到弦線在振動,繼而感受到小提琴琴腔的振動傳遞出來清楚的琴腔聲,BA31絕對可以達到鉅細無遺的境界,就是在以上的基礎下,BA31把演繹者的情感也能清楚表達出來,很快就把我吸引住,一刻間也忘記在試聽,只是陶醉在諏訪內晶子的琴音之內。
結語
這次在試音室可以細心欣賞這對Burmester Ambience BA31揚聲器,使我清楚知道Burmester這個BA系列與以往Burmester揚聲器聲音取向上的分別。BA31在Burmester揚聲器一貫細緻的高頻基礎上,托展出更豐富的低頻量感,特別是這類中小型落地揚聲器,可以出到這樣份量的低頻更為難得,還有把低音單體安放在揚聲器的正面,使到調校揚聲器的擺位也更為容易。另外,這對BA31的另一賣點是在揚聲器背後設置了可調音量的氣動式高音單體,經過我一輪的調校和試聽,這個新增的功能絕對可以擴大音場的深後感和空氣感,並可按照聆聽環境和使用者的口味來微調,這肯定是BA31的一大優點。最後,Burmester揚聲器是否一定要用Burmester器材才能發揮,今次在試音室試聽,證明了不一定。我建議如果發燒友聆聽空間不太大,而又想有豐富的低頻和細膩的高音,這對Burmester Ambience BA31揚聲器一定要找個機會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