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出望外!Cardas Clear Reflection 平衡訊號線
【全文節錄自「香港Hi Fi音響2016/7月號」】
綿綿情意、雍容優雅、圓潤可愛、溫暖醉人一直都是 Cardas Audio接線給發燒友的深刻印象。這麼多年來Cardas各種接線都是以最甜暖好味的音色來迷倒萬千發燒友,即使隨着時代進步,新款高級接線在速度、分析力、控制力、音場感方面都有不少進步,但其濃郁好味的根本個性一直都得以高度保留。理應如此,Cardas的音色魅力獨樹一 幟,無比醉人,是George Cardas先生開發出來的音響界寶藏,又何需大變!以前有位發燒友跟我說,由於工作繁重緊張,下班回家後,喜歡聽一下由 Cardas線重播出來的聲音,總覺份外美妙醉人,有助鬆弛緊張的神經,回復輕鬆的心情;這就是Cardas線的魅力!
製作
Clear的出現,使我對Cardas接線的威力另眼相看,的確能在速度、清晰度、分析力、控制力、音場感、能量氣勢方面均大有進境,不再像之前那麼專注柔情,而是兼顧得更全面。
Cardas的訊號線、phono線、喇叭線、電源線、數碼線、headphono線、USB線均有Clear,而各個類別由Clear技術發展出來的下級型號就更多,喇叭線和電源線更發展出更上一層樓的Clear Beyond。
在訊號線方面,由Clear開發出來的下級型號已有Clear Light、Clear Sky。最近廠方推出了級別在Clear及Clear Light之間的Clear Reflection,成為了訊號線中的二哥。再向下排列的訊號線型號有Cross、Parsec、Microtwin、Crosslink、iLink。
Clear Reflection亦有喇叭線面世,在其類別中是三哥。
Cardas表示Clear Reflection這名字顯示出兩件事情。〝Clear〞代表着廠方的最高級系列。〝Reflection〞反映出廠方發燒線過往的成就。
Clear Reflection訊號線直徑0.45″,線身非常柔軟,用上兩條25.5 AWG廠方稱為Clear Reflection的多芯式漆皮(litz)Matched Propagation銅導體,PFA空氣電介質,黃金比例線芯,兩層旋轉式屏蔽,Alcryn外皮。
我們聆聽了1對1.5m的Clear Reflection平衡訊號線,用上Cardas的CG XLR插頭。單端式版本就用上SRCA RCA插頭。它這個定價,比1對1.5m Clear平衡式經濟不少,亦填補了已停產的Golden Reference檔次。
廠方表示Clear Reflection承傳了Golden Reference/Cardas式的溫暖感及音樂性,同時亦能提供Clear的清晰度和音場深度。
在理論上,傳統漆皮導體擁有低電感量,不易氧化,亦可使導體較容易達至電阻、電感、電容量的良好比例。有一些廠家對漆皮導體情有獨鍾,推崇備至,除了Cardas之外,還有Audio Note。我們不難發覺到這些漆皮線的聲音是份外煙韌柔美、從容不迫、溫暖甜潤的。廠方發放了一 些漆皮製作在規格數據上的優點,但卻沒有指出漆皮層對動感美態和音色的調節效果,也許要保留着當中在校聲上的祕密。
一般而言,每條幼芯都擁有著同樣粗幼度的傳統式設計較容易發生諧震,至使聲音糢糊。Cardas所採用的粗幼線芯混合方式除了擁有著傳統漆皮線的優點外,還可消除電機諧震electro-mechanical resonance,保持聲音清晰。
從歌聲見本領
要欣賞Clear Reflection的超凡魅力,莫過於在人聲重播方面着手,一直以來Cardas接線在這方面都是必殺的!
揀來《民歌》,由Clear Reflection重播出當中我喜歡的多首靚歌,蔡琴的歌聲是重現得份外溫暖厚潤、濃郁好味的,質感強,密度高,有氣有力,變化順滑,毫無半點拘謹、含蓄、硬質,的確無比迷人。
又重播一下《Peter, Paul and Mary in Concert》,男聲甜潤有肉,和諧悅耳,充滿生動而柔順的變化美,女聲就更是清亮有勁,開揚奔放。
這些錄音本身已是充滿溫暖濃郁的味道,人聲已是非常迷人,而當用上Clear Reflection,那份人聲的魅力就更具威力,使人不能不醉!錄音好味,再加上Clear Reflection亦是如此,但結合出來的聲音卻不會濃得化不開,不會使聲音過於拘謹含蓄欠生氣,而且還能保持充沛活力,生氣盎然,也得歸功於這款訊號線的活力動感,清晰通透度,中頻上下一帶的豐富弱音細節了。
我在上文提到Clear的出現,使得我對Cardas接線的威力另眼相看,因在音響效果方面大有進境,兼顧得更全面。當我們聽到蔡琴「跟我說愛我」開始時電子高頻劃過半空,閃亮悅目,泛起潤澤柔光的效果,「你的眼神」低頻的穩重踏實力度,「恰似你的溫柔」左右兩枝擺放在揚聲器外側的清脆結他,Peter, Paul and Mary「The Times They Are A’ Changin’」的結他勁度彈力,「Puff, The Magic Dragon」的空間立體感,都可以認識到Clear Reflection在這些音響效果方面的出色表現,真是承傳了旗艦Clear的本領,除了為錄音重播滲進Cardas享負盛名的音色毒力,圓潤音質,柔順變化外,還透現出Clear的理想清 晰通透度、分析力、動態等一切音響效果來!
發揮優勢 盡展所長
從以上錄音重播中的廣闊空間感,電子高頻劃過半空的亮麗感,結他的清脆感,我們都可以了解到Clear Reflection的高頻與弱音細節表現已非昔日頗受限制的舊式Cardas特性。重播Michael Rabin的「巴格尼尼第1小提琴協奏曲」,當我們聽到清亮甜潤而高企的小提琴,活潑細緻的高頻,高聳的堂音空間,以及廣闊壯觀的樂團場面,都可以體會到Clear Reflection弱音還原能力,高頻伸展,以至空間拓展,都是非常理想的。
一直以來,Cardas都不是極度追求一飛冲天的高頻伸展力,又或是晴空萬里的高頻清晰度,閃爍耀目的光輝度,以及最強的音像pin-point效果。Cardas的擁躉們都不是這些方面的極度追求者。Clear Reflection亦不會偏離廠方在音響取向上的目標。我們當然不會期望Clear Reflection的在這些方面的表現可以超越以此掛帥的傑出銀導體製作。
Clear Reflection的表現恰如其份,發揮出銅導體的所長,音色暖潤,亦展現出多芯銅導體的柔情動感美態,不含利邊硬角,不會橫衝直撞。我們從Michael Rabin的小提琴重現中已見Clear Reflection所賦予的順滑流暢,所綻放出來的光芒確實柔潤美妙。當重播「Haydn String Quartets op33」時,弦樂優雅,大提琴共鳴豐富,音色清甜溫暖,層次理想,變化優雅。重播《we capture the feeling two》中的鋼琴、竪琴,音色同樣清甜醉人,動態起落從容優雅而亦蘊含暗勁。這些都是Clear Reflection發揮出銅導體本身最強優勢所得出的美好成果,盡展無可抗拒的Cardas魅力。
喜出望外
雖然我認為Clear Reflection在重播「Haydn String Quartets op33」時大提琴共鳴豐富,層次理想,但並非指它在這方面的分析力可達至顯微鏡般威力;帶點baby fat般渾圓豐厚mid-bass形態一直以來都是Cardas的其中一項可愛處,一個簽名式個性。
重播《we capture the feeling two》第4首的電結他和大牛筋,此起彼落,能量飽滿,動態生猛有力。第11首的一座管風琴更是體形飽滿,低頻翻滾湧現,甚具氣勢。Scott Hamilton和Karin Krog《The Best Things In Life》中的色士風雄渾奔放有魅力,牛筋豐厚而彈跳,套鼓明快有衝勁。聆聽了以上多段錄音,從Clear Reflection的能量、動態、質感來說,叫我如何也猜想不到其導體只有25.5AWG,若說是20AWG以上也是十分合理。
最使我喜出望外的是重播Blondie的重型搖擺節奏,那低頻的力量厚度,甚至是衝擊力,都是強得使人吃驚的,也使得「Dreaming」、「One Way Or Another」、「Rapture」、「Sunday Girl」等動聽名曲重現出熾熱的搖擺氣氛來!
Clear Reflection的整體表現,音響魅力,又使我想到不久前作客本社的McIntosh C1100前級+MC1.2KW單聲道功放。
我在聆聽Clear Reflection當日也一起欣賞了一對定價2萬多元的傑出訊號線Kubala Sosna Expression。若論低頻效果,Expression重現得清晰分明,mid-bass凝聚受控,下潛力好,重播大提琴、鋼琴、管風琴等樂器細緻處多,條理分明。可是,Clear Reflection在重播Blondie的重型搖擺節奏時卻可爆發出一份更豪邁奔放的中低頻力量,使音樂來得更Hot更Rock!
我多年前聆聽過Clear訊號線,當時它給我的感覺是音響效果明顯超越了廠方以往的製作,售價反映威力。這次我聆聽Clear Reflection,覺得其表現除了帶有鮮明的Clear色彩外,音響效果跟Clear似乎相距不遠,也許Clear會更濃厚重型一點,但要兩者即場作AB比較才可肯定。Clear Reflection的低廉售價跟傑出表現也許要比旗艦Clear擁有更高的性價比,是發燒友的一個喜訊!